外陰白斑

(別名:外陰白點)

本詞條由

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科 高曉玲

審核認證

編審專家
高曉玲
百科專家團

高曉玲

主任醫師

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

婦科

預約掛號
  • 疾病概述
  • 病因
  • 癥狀
  • 就醫
  • 治療
  • 飲食
  • 護理

疾病概述

外陰白色病變(white lesions of vulva)是指女性外陰皮膚及黏膜組織色素改變的一組慢性疾病。其特征是外陰瘙癢,外陰的皮膚和黏膜出現不同程度的色素減退、可增厚呈苔癬樣變,也可出現萎縮。

就醫指南

臨床癥狀:外陰瘙癢,外陰萎縮

傳染性:無傳染性

常見發病部位:外陰部

常見病因:內分泌失調,陰部感染

就診科室:婦科

治療周期:3~6個月

是否醫保:

病因


這是一種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。

外陰白色病變的確切病因不詳,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可能與外陰潮濕和對外來刺激物反應過度有關。外陰硬化性苔癬可能和自身免疫、遺傳、外傷及慢性刺激、感染、內分泌等因素有關。
流行病學

目前沒有確切的流行病學資料。有文獻報道,硬化性苔癬發病率在1/1000~1/60,在所有外陰白色病變患者中,絕經后婦女占80.4%。

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,國外報道絕經后老年婦女多見。外陰硬化性苔癬可見于任何年齡,但以40歲左右婦女多見,其次為幼女。

基本病因

l
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

分為原發性(特發性)和繼發性兩種,后者可繼發于硬化性苔癬、扁平苔癬或其他外陰疾病,和慢性摩擦有關。此外,不明原因的瘙癢,反復播抓,也可導致該病的發生。

l 外陰硬化性苔癬

自身免疫因素

研究顯示,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患此病的概率率較高,故認為此病發病與自身免疫紊亂相關,如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或減退癥、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、白癜風、惡性貧血、斑禿等。

遺傳因素
有報道家族中母女、姐妹同時發病,提示本病可能存在遺傳傾向性,但是還沒有發現與之有關的特異基因。

外傷與慢性刺激
外陰長期處于不透氣、潮濕的環境中更容易發病,尿液的慢性刺激也與病變進程有關。

感染
有研究發現,伯氏疏螺旋體、人類皰疹病毒(EB病毒)感染可能與本病發生相關。

內分泌因素
因青春期前患者在月經初潮后病變可以緩解,因此認為該病可能與雌激素缺乏有關,但是臨床應用雌激素治療無效。
睪酮(—種雄激素)不足也可能為發病原因之一。
誘發因素

以下因素可增加外陰白色病變的發病風險:
  • 絕經后女性,發生的幾率相對較高;
  • 精神緊張或抑郁者易于患病。

癥狀


外陰白色病變以外陰瘙癢為主要癥狀,有的患者瘙癢較輕,有的則比較重,通常在晚上會更嚴重,嚴重者坐臥不安,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,擾亂睡眠。
典型癥狀

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和外陰硬化性苔癬均表現為外陰瘙癢,但是二者在嚴重程度上有所不同,且后者在晚期還可出現其他癥狀。

l 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

皮損多發生在大陰唇、陰唇間溝、陰蒂包皮及陰唇后聯合等處。病變可孤立,也可多發,呈對稱性。
主要癥狀是外陰瘙癢,患者常由于劇烈瘙癢難以忍受而搔抓,搔抓可進一步加重皮損使瘙癢加劇,形成愈抓愈癢、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。

l 外陰硬化性苔癬
  • 病損多位于大陰唇、小陰唇、陰蒂包皮、陰唇后聯合(肛門前方約3cm)及肛門周圍,一般不累及陰道黏膜。多呈對稱性。
  • 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,程度較慢性單純性苔癬患者輕。
  • 幼女瘙癢癥狀多不明顯,可在排尿或排便后感外陰或肛周不適。
  • 若病變累及肛門,可表現為肛門瘙癢、排便疼痛、肛裂和大便帶血。
  • 患者可有性交痛及外陰燒灼感,晚期可出現性交困難。
  • 當疾病進展影響尿道口時,可出現排尿疼痛和排尿困難。

就醫


出現以下情況,應該及早就診以明確病情:
  • 外陰瘙癢劇烈,或有出血或疼痛;
  • 偶然發現外陰皮膚上有白色斑片。
醫生根據患者的癥狀及體征可作出初步診斷,為了進—步確診需要做組織學檢查。
需要做的檢查

醫生查體

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

病損早期可發現皮膚呈暗紅或粉紅色,加重后則為白色病變。后期則表現為皮膚增厚、色素沉著,皮膚紋理明顯,呈苔蘚樣改變??捎凶ズ?、被裂、潰瘍等。

外陰硬化性苔癬

早期發現皮膚紅腫,其上有粉紅、象牙白色或有光澤的多角形小丘疹(高出皮膚的隆起性損害),可相互融合成片而呈紫癜狀。

如果病變進一步發展,出現外陰萎縮,表現為大陰唇變薄,小陰唇變小、甚至消失,陰蒂萎縮而其包皮過長。

外陰皮膚變白、發亮、皺縮、彈性差,常伴有皺裂及脫皮。病變通常對稱出現,并可累及會陰及肛周而呈蝴蝶狀。

晚期病變皮膚很薄、皺縮似卷煙紙或羊皮紙,陰道口攣縮狹窄。

幼女的病變不如成年人明顯,檢查可見局部皮膚呈珠黃色或花斑樣,如果是外陰及肛周病變,可呈現鎖孔狀或白色病損環。

實驗室檢查

外陰分泌物檢查

可以排除其他合并癥,如單純皰疹病毒或念珠菌感染。

免疫抗體篩查

有助于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,包括甲狀腺相關抗體。

組織學檢查

是確診的主要手段。醫生會在病變處(如色素減退區、被裂、潰瘍、硬結、隆起或粗糙、攣縮處)進行,選擇不同部位多點取材。
鑒別診斷

不同類型外陰白色病變的鑒別診斷不盡相同。

慢性單純性苔蘚的鑒別

慢性單純性苔蘚應與白癜風、白化病、特異性外陰炎、外陰上皮內病變及癌等相鑒別。

白癜風

沒有自覺癥狀,局部皮膚白色區域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,表面光滑潤澤,彈性正常。

白化病

在身體其他部位可發現多個相同的白色病變。

特異性外陰炎

假絲酵母菌病、滴蟲性陰道炎、糖尿病所致的外陰炎等均可導致外陰皮膚角化過度、脫落而表現為白色。

假絲酵母菌病、滴蟲性陰道炎可表現為外陰皮膚增厚,發白或發紅,伴有瘙癢、陰道分泌物增多,分泌物檢查可發現有病原體,炎癥治愈后白色區域逐漸消失。

如果外陰皮膚出現對稱性發紅、增厚,伴有嚴重瘙癢,但是沒有陰道分泌物增多,可能為糖尿病所致外陰炎。

其他

如果外陰出現長期不愈的潰瘍,應盡早活檢送病理檢查以排除外陰癌。

外陰硬化性苔蘚的鑒別

外陰硬化性苔癬需要和白癜風、白化病、老年外陰生理性萎縮相鑒別。

白癜風、白化病

鑒別要點與慢性單純性苔蘚相似。

老年外陰生理性菱縮

外陰皮膚各層組織及皮下組織均萎縮,表現為陰唇扁平,小陰唇退化,患者多無自覺癥狀。

治療


治療原則是控制瘙癢,恢復病變皮膚正常形態。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。其中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惡變率低,多不主張手術治療。
一般治療
  • 保持外陰皮膚清潔、干燥,禁用刺激性大的藥物或肥皂清洗外陰;
  • 不吃辛辣刺激和易致過敏的食物;
  • 不穿不透氣的化纖內褲;
  • 使用潤膚劑保濕。
藥物治療

由于個體差異大,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處方藥外,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。

l 局部用藥

外陰慢性單純性昔癬

主要為皮質激素類藥物。

可選用0.025%氟輕松軟膏、0.01%曲安奈德軟膏皮質類固醇類藥物,以控制瘙癢。由于長期使用可使用藥部位的皮膚萎縮,因此當瘙癢癥狀緩解后,需停用高效類固醇藥物,改用作用比較輕微的1%~2%氫化可的松軟膏。
局部用藥前可先用溫水坐浴,每日2~3次,每次10~15分鐘,可使皮膚軟化、促進藥物吸收、緩解瘙癢癥狀。

外陰硬化性苔蘚

多數患者只能改善癥狀而不能痊愈,且需要長期用藥。常用藥物有:
  • 糖皮質激素類:強效和超強效局部糖皮質激素是一線治療方法,可用0.05%氯倍他索軟膏,早期治療可避免嚴重并發癥。
  • 免疫抑制劑:可通過刺激皮膚局部的免疫因子產生而發揮作用,如他克莫司軟膏等。

l 全身用藥

對于嚴重的外陰硬化性苔癬,可口服維甲酸以緩解皮膚瘙癢。
口服維生素可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。
手術治療

外陰切除術適用于病情嚴重、對藥物或物理治療無效、或者出現不典型增生或有惡變可能者。但手術切除復發率高,甚至移植皮膚也可復發。

最新療法射頻消融術

原理簡介:通過電磁波等離子震蕩,產生高熱,使外陰變性組織發生凝固、變性和凋亡。

預后情況

外陰慢性單純性苔癬的惡變率很低,手術治療有遠期復發的可能。

外陰硬化性苔癬多數治療有效,但是不能治愈。2%~6%的患者有惡變的可能,主要為非人乳頭瘤病毒(HPV)相關鱗癌。幼女發病者,多數在青春期可自行消失。

飲食


飲食
不吃辛辣刺激和易致過敏的食物。

生活習慣
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保持外陰清潔,有助于癥狀的緩解和病情的恢復。

護理

特殊注意事項

由于外陰硬化性苔癬通常呈慢性過程,所以需要長期隨訪。癥狀控制良好的患者應該在初始治療后至少每年復查1次,讓醫生檢查是否有異常改變。

有不典型增生、先前有外陰癌或有持續性癥狀的患者需要由??漆t師進行更為密切的隨訪。
預防

外陰白色病變確切病因未明,尚缺乏有效的措施來預防。日常生活注意個人衛生、積極治療相關疾病等,有可能降低外陰白色病變的發病風險。

定期體檢,尤其是婦科檢查,發現相關病變及時進行治療。

展開全部

外陰白斑推薦專家

高曉玲

高曉玲

主任醫師

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

婦科

擅長:女性青春期、圍產期、更年期各種心理,生理疾病的治療

預約掛號

外陰白斑推薦科普

免费三级视频在线观看,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,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,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,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